冷库

成都地铁尽头,冷库仙境

发布时间:2022/4/15 15:37:57   
辽宁白癜风医院 http://www.pimjz.com/

每次踏上我们熟悉的地铁,都会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熟悉地说:本次列车终点站为,哪儿哪儿哪儿。

这些终点站熟悉又陌生,偶尔也会生出好奇心,想要坐到底,看一看这些地铁会通向什么地方。

两年前,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心把成都地铁从头到尾坐了个遍,当时的成都地铁还只有6条线。

两年时间,成都地铁又开通了7条新线路,5号线、6号线、8号线、9号线、10号线二期,17号线和18号线。

这些地铁尽头有些什么呢?我又去坐了个遍。

5号线

北终点站—华桂路

到了华桂路就到了新都。车站位于地上,车站顶犹如一顶皇冠,夏天的耀眼程度堪比太阳。

门前临着宽阔公路,只在尽头有几棵树,视野不受阻碍,给人一种天高地阔的感觉。

进站口门前,停着三辆到什邡的大巴车,是一条旅游专线。什邡远在德阳,所以大巴还会继续行驶,奔向更北的北方。

对面的旧院子改成了停车场,没有门窗,但有人在收费,白色招牌上用毛笔手写:院内寄放电瓶车。

终点站之外的人来地铁需要借助其他交通工具,所以存放电瓶车就成了地铁终点站附近的独有产业。

往前走,可以直达“谢谢小花”的大棚,不知道小花的花在夏天开好了吗。

5号线

南终点站—回龙

回龙的站厅有种冰雪奇缘的感觉,墙上有冰有花儿,色调是冰蓝色,柱子上也是冰块儿一样的几何图。

出站墙上的广告告诉我:5号线是成都的生活中轴线,感觉回龙会呈现一幅多彩的生活图画,至少,有不少好吃的。

走上去却扑来一座山。

出站口有两个卖房中介盯着手里的牌子,孤零零地站着看山,想象着这片土地未来的朝气。

现在卖房近乎于纸上谈兵,所以也就干脆不卖了,相看两不厌,只有回龙山。

6号线

南终点站—兰家沟

6号线是成都市内最长的一条地铁线,它从北到南,中间要绕一个大圈,一般地铁也就34站,6号线竟然有56站。

足足是别人的两倍,看线路图都要看半天。

别人的线路图↑↓6号线的线路图

6号线的终点站兰家沟和5号线回龙一站之遥,查询资料说兰家沟有繁华的农业交易市场,还有一些川西民居古建筑。

但地铁站厅的主题却是:代码。

出站之后,几百个电塔竖在眼睛里。沿着电线的方向溯源,找到了一片像山一样连绵的巨型建筑,看不到名字,但地图显示,这里叫电网。

6号线

北终点站—望丛祠

6号线的尽头远在郫都区,望丛祠是一座祠堂名(彭主任乱逛过,请戳《望丛赛歌会,发现一张95年的廖昌永》),从地铁口出来就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建筑群。

祠堂前的望帝蚕帝塑像在教古蜀人耕作制物,望丛祠不收门票,里面幽幽静静,莲花已经开完,粉得像灯。

古老的柏树又粗又高,鸟叫声密密匝匝,跟进了猴山似的,感觉品类也不亚于以观鸟著称的浣花溪公园。

望丛祠深处,居然惊喜地发现了一间郫都区博物馆,工作日的人流量还不算少,主要馆藏是一批汉代石刻,博物馆的院子超漂亮。

8号线

东终点站—十里店

十里店的站厅层奇奇妙妙,光柱围成一个隧道,走在里面像在进行一场穿梭。

看地图,东郊记忆我们熟悉,理工大学也算不上陌生,“走成华大到二仙桥”的截图也看了不少遍,但十里店却跟印象里哪儿也挨不上。

出站口附近都变了,新商场新大楼刚刚建起,统一的风格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新公路也还没有拆围,走不到对面,希望可以早一点修好。

8号线

西终点站—莲花

莲花这个站名听起来就很美,以为是双流的一片池塘。

走出地铁站,路边是很好看的小洋楼,视野范围内的楼层都很矮,因为靠近双流机场,住宅偏向于精致地平铺在大地上。

再往前走,就看到了大型仓库。这些大仓库随便一间都是四五个博物馆的体量,贮存着发往成都的快递,我是从来没见过仓库的实体,被它的巨大所震撼。

运货的大货车随处可见,这条道路叫做物流大道,物流大道还连着一条大件路,真实路如其名,为物流服务,铺得又宽又平。

在往前就拐到了机场路,于是便可以看见飞机了,巨大的机尾竖立在道路的尽头,这还只是下午,如果有傍晚的夕阳一定很浪漫,很适合表白。

9号线

东终点站—金融城东

金融城东站的白色灯光就像办公室一样,不愧是金融城东,商务气质直接拉满。

上去之后我又有了去5号线回龙的感觉,要啥啥没有。

地面只有两个出站口,A和B;只有一条路,A通往B的直路。出站口周围是一圈被紧密围起来的建筑工地,根本没有办法走到外面的公路上。

这是世界上最孤单的出站口了吧。

9号线

西终点站—黄田坝

西边是成飞公园,北边是两河森林公园,南边是成都西站,黄田坝的周围称得上人文风景齐全的好地方。

站外临近铁路线,铁路已经是荒废的状态了,但设施还没拆,竖立在马路上,成为一种美学符号。

高高的铁轨后面,有人开起了茶园,铁轨地基挡着半个门,倒多了一份安全感。

旧日的铁路旁边,新架设了有轨电车,许久才来一趟,在运行前也和绿皮火车一样“叮当叮当”地响。没有游客,没有喧哗的商业气息,清清静静,地老天荒。

10号线

南终点站—新平

10号线一期终点站是双流机场2航站楼,现在又往西南拓展出了10个站,通到了新津区。

去的时候已经算晚了,但到终点站新平的乘客还是满当当,跟着大家从B口出,门口俩娃娃邀请我“前行一公里,安西欢迎您。”

要知道,地铁口的位置是新津的宝墩,再往西南移动才能到安西。虽然离着地铁远,但安西还是很努力地向大家推荐自己,我虽然没去过但也记住了这个名字。

地铁口,老人们围坐成一圈聊天,出租车也变成了与市区的绿色不同的蓝色。地铁口背后写着:古蜀宝墩文博小镇。

据说,宝墩古城就是距今四千年前蜀国的开国之都,比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年代还要早。

沿路向前摸索,生活气息浓重了起来。路边有个共享花园,似乎是宝墩幼儿园和社区联合发起的课外活动。

社区墙上还普及着四川方言文化,一个孩子搭配一个大人,其乐融融。

晚饭过后,所有人都聚在一个小区前的广场上,打球、轮滑、聊天儿。

走了这一段路,我感觉宝墩会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地方,毕竟就连废弃的三轮车,都有人给刷上漆,种上花,推到路边做成花坛。

17号线

东终点站—机投桥

虽然能看到飞机,但机头桥的“机”不是指飞机。

据说,是因为头道河上有一座石桥,形状像织机的机头,所以这块地方被人们称作了机头桥,后来,这座石桥被改成了钢石桥,但机投桥的名字,就一直被沿用了下来。

机投桥临靠的公路打着长长的围挡,走出去就到了永康路。这是一条笔直的大路,一路通向西边的国道,人字形的路灯就像一排大雁。

行道树是成都不多见的杨树,夏天的叶子大而茂密,空气里漂浮着丝丝杨絮,一阵风过,莎啦啦啦……

17号线

西终点站—金星

金星很远,无论是太阳系里的金星还是17号线的金星。

金星一路往西深入温江,站口已经可以望见雪山,虽然只有一抹淡白色,但已经足够快乐。

附近的公路叫生态大道、踏水桥,环境一流,再往西坐两个半小时公交车就能到青城山,所以算得上是依山傍水的地方。

地铁站背后,是一大片环境同样很好的苗圃,有人打理的地方整整齐齐,没有规划的地方就自然生长成了树林。

空气清冽,路上也能看到骑行的队伍了。

18号线

南终点站—天府机场北

坐上18号线,广播就在通知:天府机场北正在进行市政施工。

经过兴隆站之后,就只剩三岔站和天府机场北站,虽然只有两站,但站与站之间有着极长的距离,偶尔在地面上,偶尔在地下,加速减速,反反复复,可总是停不下来。

窗外的景色,有稻田,还有正在施工的建筑,以为能路过未来的天府机场1、2号航站楼,但是没有,直接到达了天府机场北。

站厅层是蓝色的泡泡,采用了茶马古道的元素,墙上写着站外正在施工,没有接驳的公交,来往的行人似乎都是附近居民。

走出站,站外目前不是施工状态,正对的街叫翱翔街,已经有人开着电动小三轮问你要去哪,天府机场的新航站,也清楚地出现在了眼前。

找了一块高地远眺过去,大大的停机坪,还没有飞机。

新机场预计七月份投入使用,也就是下个月,这边就会成为新的物流大道、大件路,翱翔街也会迎来很多新客人了。

这两年开通的地铁线路的特点就是远,从头坐到尾也从两年前的平均一小时变成了两个小时。

但得益于这些超长的地铁线,让成都变得大了起来,新都新津简阳温江……原来是出差的距离,现在坐地铁就可以去了。

这次坐地铁,我的另一个感觉是站厅层总有惊喜,当我去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,地铁的站厅层也是不一样的。颜色不同,线条不同,给人的感受也不同。

在此意义上,坐地铁约等于开盲盒。

—END—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zp/2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